【培训工具】企业培训的流程操作与科学管理
免费领取
【企业培训的流程与管理】
学习资料与工具表单
培训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员工进步与企业发展的双赢,一个完整的培训流程可用PACI循环来概括:P(PLAN)即计划,A(ACT)即实施,C(CHECK)即评估,I(IMPROVE)即改进。
一
计划
P(PLAN)即培训计划,是根据企业的近、中、远期的发展目标,对企业员工培训需求进行预测,然后制订培训活动方案的过程。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确定组织目标、分析现阶段差距、确定培训范围、拟定培训内容、选择培训方式、确认培训时间以及培训计划的调整方式和组织管理等工作。
1.培训计划的内容
培训计划是企业员工培训的实施规程,为使培训计划顺利实施,培训计划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2.拟定培训计划的流程
1)掌握公司经营目标与策略,在年度目标的揭示下,掌握公司状况及需要的人才条件。
2)确定教育培训年度目标依据教育培训方向与内部可用资源(人力、经费、设备、时间),规划出当年教育培训目标,并区分季、月工作目标。
3)访查与收集资料 针对教育培训目标主题,展开访谈、电话访问、问卷调查等,并收集相关题材。
4)确认教育培训需求 把来自不同对象(包括部门及个人)的需求、建议汇整,区分优先次序,确认当前需求及未来需求。
5)可行性分析 针对需求,评估可用资源的状况,考虑各项因素,分析其可行性。
6)课程目标与对象分析 研拟课程欲达到的效益及目标,并对预定参加对象的背景进行分析、了解。
7)研拟教学策略及大纲 针对要完成的课程目标,研拟教学方式与策略(例如:单向或双向、理论或实务、个案研讨或一般讨论),并拟定教学大纲、重点。
8)提出课程设计方案 整合课程名称、目标、大纲、内容重点、教学方式、时数、建议讲师、参加对象等,提出课程设计方案。
9)召开课程规划会议 探讨课程设计是否考虑周全,决定是否开办。
3)从个人角度进行培训需求分析,需要关注两个问题:企业中谁需要培训?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培训?企业中的绩效评估及反馈机制能够帮助分析人员了解企业中的哪些员工需要接受培训,需要什么样的培训,另外还可以从研究员工的学习动机的角度来了解培训需求。
调查培训需求时可以采用的方法很多,如观察法(附表1-1)、调查问卷法(附表1-2)、面谈法(附表1-3)、阅读技术手册和记录(附表1-4)、标杆学习访问法(附表1-5)等。由于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少公司借鉴竞争对手的培训模式来制订适合自己工作发展的培训类型。

调查问卷法(附表1-2)
面谈法(附表1-3)
阅读技术手册和记录(附表1-4)
标杆学习访问法(附表1-5)
二
实施
实施(ACT),就是根据已确定的教育培训计划和企业的突发性培训需求,着手课程的设计、培训讲师的确定、培训场地的准备、相关辅助材料及开课等组织工作。
七、场地布置与教学设备安排有关场地的布置、座位安排、分组方式、使用设备及教具等事先与讲师沟通,检查有无异常状况。(附表2-1)
附表2-1
八、学员报到及出勤管理
强调守时及课堂纪律,对缺席及中途缺课、迟到者予以适当处理。
九、讲师主持课程活动
课程进行中,随时协助讲师解决各种需要。如因变故,讲师无法前来或中途发生情况,无法继续下去,就要采取应变措施。
十、课堂观察与记录,并填写课堂日记
针对课堂中的讨论或建议,如具有参考价值者,均应予以记载,课堂日志摘记讲师或学员上课状况、特殊状况等。
三
培训评估
在培训体系的PACI循环中,培训评估环节(CHECK)是提高培训体系有效性的基础工作。一方面培训评估的结果是人力资源部门向上级汇报的重要资料之一,让公司管理层和业务管理者认识到培训能帮助业务部门产生绩效,是培训获得重视、认可、支持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科学的培训评估对于界定培训对企业的贡献和证明员工培训的作用都非常重要。
培训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层面:

1. 认真选择适合这样做和值得这样做的课程,如公司行为、时间管理等。
2. 注意选择合适的评价时间。即在培训结束多长时间后再来评价:间隔时间太短,学员可能还未熟练掌握,难以反映培训的长期效果;间隔时间太长,诸多因素的影响增强,难以评测。
3. 主管的配合很重要。要取得学员主管的配合,首先要让主管了解,学员参加这样的培训有利于其更好地工作;其次要与主管沟通评估的目的和方法。
4. 充分利用咨询公司的力量。因为这个层面的评估比较复杂、专业,占用的时间和精力也很多,人力资源部门要充分借用咨询公司的经验和人力,有些事情可以外包出去。
四、结果层面
四
改进
一、对参训者建档及培训后访查学员。
对参训者建档,整理学员出勤情况,统计出席人员及原因,分析参训者的成绩并通知其主管。在培训结束后,抽样访查学员,追踪其对参加培训的印象及可应用程度。
二、抽样访查直属主管。
以抽样方式访查主管对培训的看法及积极性建议,有助于提升培训质量。
三、填写课程分析评估表。
对讲师及学员的评估意见加以分析,一方面给予讲师回馈,另一方面作为课程设计的改进参考。
四、撰写课程综合报告。
对于课程的规划、执行方面所发生的状况,进行整合性的分析与检讨,撰写综合报告。
五、召开课程研讨会议。
针对课程规划、执行及追踪相关人员的情况做全盘研讨,以利于今后培训计划的改进。
学习资料与工具表单

关于如何开展企业课程设计与课后评估
可以添加林老师微信,免费咨询。